展示柜货号:未知 一万个家庭的伤痛和一个老人的爱情,何以沦为网红们的“狂欢”?
《漠河舞厅》火了,一切在情理之中,又在意料之外。
在某短视频播放平台上,歌曲播放量高达23.9亿。
的确,无论是歌词、旋律还是编曲,《漠河舞厅》都称得上是一首好歌。初听这首歌时,只感觉到无尽的悲伤,歌词中透露着孤独和倔强。
可当看到《漠河舞厅》背后的故事,我才明白这首歌火,不仅仅因为歌,还因为其背后的故事。
这首歌的作者柳爽是一位民谣歌手,这首歌创作灵感来源于2019年的漠河采风。在采风期间,柳爽遇到了张德全,知道了这位老人的故事。
在征得本人的同意之后,柳爽创作了《漠河舞厅》,并以老人的口吻给康氏写了一封信。
歌曲发布于2020年6月柳爽的专辑之中,当时却没有引起多少的关注,直到某个明星以此曲作为背景音乐发布视频爆火,从而引起观众的注意。
但作为作者的柳爽却对此并不开心,甚至发言希望可以停止所有的推荐,让一切回归平静。
为什么会不喜欢?其实看《漠河舞厅》的相关视频就很清楚。起初视频的走向都很清晰,大多数人为背后的爱情故事感动,不少人解说背后的故事,还有人改编出正能量的版本。
但在强大的“流量”之下,一切开始变了味。
层出不穷的相关视频出现,有露大腿搔首弄姿跳舞的,有自认为诙谐搞笑低俗搞笑剪辑的,还有辣眼睛的演绎所谓故事的......
更有甚者,不远万里去漠河舞厅见张德全老人,打扰人家生活,想要他出镜拍摄视频。
好好的一首歌,成为网红们的“狂欢”,他们像抓到了流量密码一般,牛鬼蛇神都要来插一脚。
本来,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不一样无可厚非,但是将一个有着沉痛故事的作品去博眼球、蹭热度,无下限地炒作赚取利益,让人觉得恶心和愤怒。
在不知道的人眼里,《漠河舞厅》只是一首歌,但这首歌的背后,是一场巨大的悲剧。
《漠河舞厅》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张德全对妻子三十年的思念,还有这场灾难背后211个逝去的生命,1万多个颠沛流离的家庭,以及5万余人一生的伤疤。
1987年,一场特大火灾席卷了漠河,近58800余人参与到这场救灾中,经过28个昼夜的抢救,才扑灭了这场大火。
这场大火让211人失去了生命,其中就包括张德全老人的妻子康氏。
火灾过后的景象惨不忍睹,在一家仅1.5平方米的地窖里,交叉着18条被烧焦的腿骨;一家四合院内,大火过后有16具被烧焦的尸体......
大火中,亲眼看着自己家被烧毁,却坚守油库的工人;全力帮助村民转移,回到家却发现女儿烧死在逃生路上的书记;多次冲入火海救人的指战员......
这是多少人无法抹去的伤痛,211人的生命永远也回不来了。
在了解背后的故事之后,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、对音乐热爱的年轻人,创作了这首火遍全网的《漠河舞厅》。
如今34年已过,曾经的满目疮痍,早已生机勃勃。许多人从悲痛中走出来,但还有人希望逝去的亲人回来。
这场大火是多少人不肯揭开的伤疤,可总有盲目追风的人,为了利益和流量而无下限的作秀,将伤痛当成博眼球的工具。
最后,我想说一句,在跟风之前,请好好地想一想,到底适不适合。
相关的主题文章:- 上一篇:吉屋牵手腾讯云,开启智慧地产战略合作
- 下一篇:没有了